引领锂电数字化时代 西门子务实培养智能制造人才

中国网
佚名
有观点认为,工业4.0或智能制造必须为人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对此,深以为然。 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实施过程中,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其基础环节,因为工业4.0包含了精益制造、OICT融合...

有观点认为,工业4.0或智能制造必须为人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对此,深以为然。

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实施过程中,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其基础环节,因为工业4.0包含了精益制造、OICT融合、通信互联、CPS、数字化、智能分析等,它所需要的学科是综合性的,而对人才的需求也是综合性的。如果没有这些人才因素支撑,那么如何推动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就会变得盲目而低效。

没有人才支撑的智能制造是空洞的

近年来,伴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我国锂电业市场涌入的资本数以千亿,锂电制造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之中。但由于我国锂电人才储备不足,目前行业内专业人才出现了青黄不接、捉襟见肘的局面。一线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锂电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企业高薪“挖人”已成业内常态。

西门子中国研究院在调查中发现问题所在:在许多工厂,各级人员都存在相关素质缺乏的问题。一线员工缺乏高精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熟练操作能力;中层管理人员对于生产系统自动化和数字化的转变适应能力不足;而企业高层对于数字化工厂发展方向的重大决策能力仍有待提高。

产学间的人才断层和紧缺让锂电企业不得不对人才的“再培养”煞费苦心。

但在锂电制造业,一方面,由于锂电池技术路线繁多,生产工艺迭代较快,品控精密严格,对生产设备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这也对锂电设备生产企业的制造技术、革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机械制造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本身就很少,而能了解电池业、懂得锂电设备的人才就更加稀缺了。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做支撑,传统“老师带学生”、“师傅带徒弟”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今天的行业发展环境,这种情况下不少锂电企业都开始探索自己的生“才”之道。

国内某知名锂电企业负责人在接受电池中国网采访时表示,“企业制造能力的提升仅仅依靠技术专家是不够的,根本上要培养技术工人,发挥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作用。”为了保证技术团队的稳定扎实,企业围绕人才管理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如一线的现场执行官(FEO)制度、企业办学等,取得了不错的实践效果。

而在一份关于未来制造业的研究报告中,麦肯锡预测,在中国,企业到2020年将需要1.4亿高级技能人才,缺口将达约2200万人。显然,依靠个别企业的“输血”很难有效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高端人才短缺问题。

造血——全生命周期学习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闭环。多年来,西门子一直致力为中国工程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并与教育部积极展开合作。学生们从教材和课程中学习先进技术和工程知识,在实验室亲手实践,最后在大赛中检验成果。而对每个环节,西门子都能给予支持。

一、在课堂环节,2011年西门子首次与教育部签订《教育合作备忘录》,第一个五年里西门子在中国的教育领域累计投入现金、设备等约合人民币7.11亿元。2016年5月,西门子与教育部签订了新一轮《教育合作备忘录》,在中德合作的框架下面向“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

至2015年,西门子和相关院校合作开发了50多部面向工程人才培养的教材和课程。“我们的教材和课程像详实的工程指南,让同学们坐在教室就能了解一个个工程项目是如何从无到有的。”西门子教育合作项目专员元娜说。据了解,以西门子研发工程师岗位为例,大学毕业生一般要经过12-18个月的“再培养”才能合格上岗。

二、在实验室环节,目前西门子已与相关院校合作在全国建成超过300个实验室。在那里,学生们利用西门子软硬件,体验从产品创意、研发、工厂设计到生产的制造业全生命周期。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扮演各种角色,可以从仪表工做起,也可以去体验当画图员或车间主任的感觉。”北京化工大学老师张贝克说,“通过‘身临其境’,他们能提前感受数字化工厂的真正魅力。”

三、在大赛环节,“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是在西门子与教育部签署的《教育合作备忘录》框架下,培养与选拔智能制造所需技术及创新人才的赛事。自2006年首次举办以来,赛事共吸引了超过30000名学生组成的8000多支队伍参赛,参赛学校超过300所,占全国理工科院校的80%,已经为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输送了数万名优秀的创新型工程人才。

今年,该赛事正式成为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金砖大赛)的核心赛事之一,决赛期间它还同时承办了2017年金砖大赛闭幕式与论坛等活动。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数字化工厂集团总经理王海滨表示,“随着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推进,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国企业对于工程人才愈加迫切的需求。”此外,西门子在帮助企业实施数字化工厂项目时,也会有西门子研究院的专家和项目工程师进行为期数月乃至数年的驻厂培训。

总结起来就是:智能制造需要更为智能的劳动力,而且教育不仅是大学的,也包括企业覆盖员工整个发展过程的培训计划,政府为劳动力资源升级提供的在职教育、持续教育等。西门子通过教育的多元化、全生命周期、聚焦思维能力的升级等,正引领包括锂电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进入更加健康、灿烂的数字化未来。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