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分析

报告大厅
佚名
电子政务,从上世纪80年末开始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各级政府普遍实现了政府上网,政府办事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从20世纪80...

电子政务,从上世纪80年末开始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各级政府普遍实现了政府上网,政府办事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起步,经历了从单机到联网、从分散到集成、从办公自动化到政务信息化三个发展阶段。以下对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分析。

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分析

一是电子政务网站信息公开职能履行缺位。电子政务网站是政府在互联网上的代言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将政府网站作为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渠道,凡应公开的政府信息,都应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遗憾的是,不少政府网站还都停留在对主要领导的行政活动的新闻报道层面,而对公民和企业关注的政府信息则“犹抱琵琶半遮面”。

二是电子政务网站公共服务职能有待优化。信息化和政府管理的结合成就了电子政务,信息化理念和政府管理理念也如出一辙,无论是近年来在学界盛行的“新公共服务理论”,还是被广大网民追捧的“互联网思维”,二者的核心理念之一在于“以公民(用户)为中心”。2017-2022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从实践中看,电子政务网站提供公共服务的动力源(600405,股吧)自自上而下的政府管理驱动,而非自下而上的社会公共需求驱动;信息的流通存在结构性障碍,主要方向是从上级政府到下级政府、从政府到企业、从政府到公民,信息逆向流通渠道并不畅通。此外,我们在赞叹近十万网站数量的同时,也应反思冗繁的网站入口揭示的是效率的低下和服务意识的缺失。

三是电子政务网站安全管理有待加强。影响网络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固然很多,如网络硬灾害、网络软件漏洞、通信协议缺陷等。但政府网站屡屡被“黑”,大多数时候源于“人祸”。从管理机制上看,有一点最值得注意:不少政府网站由缺乏建设资质的公司或个人承建,网站安全不达标;建成后又缺乏专业的运行和维护,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排除,使得黑客有机可乘。对此,政府网站建设可全面采用IT建设和运维外包模式,对承建企业可实行网站质量安全终身责任制,实行政府采购招标和第三方安全评估等,从源头保障网络安全。

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务面临的挑战

1.信息安全方面的挑战。大数据时代保障电子政务的基础是海量数据集合,这些数据可能涉及政府工作、公民隐私、国家安全等内容,如果这些内容被不当外泄,可能会造成相应的危害结果。因此,我们在享受大数据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时刻牢记防范信息安全问题。

从国家安全战略的角度来看,中国作为网民数量位居世界第一的国家,网络强国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从法规制度层面看,我国亟需制定一部系统的电子政务法,从电子政务数据采集、传播、使用、存储等方面设置数据安全保障程序,并对威胁或危害电子政务大数据系统安全的行为予以适当的法律处罚,为电子政务数据安全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2.数字鸿沟方面的挑战。所谓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是指“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一方面,中国地缘广袤,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公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部分落后地区可能因为信息基础设施不足、网络未覆盖等原因,无法获取或不能够全面获取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信息,文化水平较低者可能因为操作技术障碍或阅读能力障碍而成为政府电子政务信息贫困者。

另一方面,中国的信息化水平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发展差距,这些差距是构建电子政务数据库的重要障碍,而数据库的构建又是开展电子政务活动的基本保障,如果没有相应数据的置入,电子政务活动就如同“无米之炊”。

另外,语言种类、性别、收入、年龄都可能是产生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在这些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的人都可能会成为电子政务运作中的弱势群体。

3.人才短缺方面的挑战。大数据和电子政务都是以科技为基础,而这些科技的掌握和使用又依赖于相应的专业人才。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最缺少的就是既懂技术又熟悉政府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高技术人才很难引进,自身培养的优秀技术人才也很容易流失。人才短缺阻碍了大数据技术和电子政务的充分结合,使得大数据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