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生信息安全保障有待提升 隐私保护意识仍需加强

信息化观察网
元军
2017年6月7日,高考正式拉开序幕,全国940万考生满怀信心地奔赴考场。对于广大学子来说,高考仍然是他们中大部分人的唯一出路。但与以往不同的是,高考历经40年,时代也在变化。在网络信息时代,高考整个流程的展开与互联网的关系十分密切,不管是教师的制卷阅卷还是考生报名缴费都在互联网上完成。然而,不得不说的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深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暗角。其中一条就是考生个人信息的泄露。

每年的六月,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也许只代表着一年里平常一个月份。但是对于即将从忙碌的高中生涯中解脱,只差临门一脚就迈入大学校园的广大高考考生来说,六月是他们的花季,召示着他们人生中一个化茧成蝶的契机。
       2017年6月7日,高考正式拉开序幕,全国940万考生满怀信心地奔赴考场。对于广大学子来说,高考仍然是他们中大部分人的唯一出路。但与以往不同的是,高考历经40年,时代也在变化。在网络信息时代,高考整个流程的展开与互联网的关系十分密切,不管是教师的制卷阅卷还是考生报名缴费都在互联网上完成。然而,不得不说的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深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暗角。其中一条就是考生个人信息的泄露。
       去年,一条有关考生信息倒卖黑色产业链的新闻广受关注,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后果,一方面,部分教育机构或网站的安全系统,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本身就存在很多漏洞。另一方面,大部分教育机构和网站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储存了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但因缺乏有效保护措施导致泄露。
       那么,今年的高考,为尽可能的保护考生在互联网上的个人信息安全,全国各地又做了哪些具体措施呢?
       据报道,山东教育厅为大力保障高考生信息安全,首次使用手机短信验证密码技术。考生在登陆招生考试信息平台时,除输入个人设定密码外,还需要使用手机短信验证密码进行验证,有效防止考生账号泄露,或发生被纂改志愿等行为。
       前段时间,全球爆发的由一款名叫“想哭”(Wanna Cry)的勒索病毒导致的大规模感染事件。在中国,高校校园网成“重灾区”,对此北京也针对性地进行了预防。据报道,2017年北京市的高考网络均做了升级改造,把摄像头的IP地址更换为更加隐秘的“私网”,以保证高考监控画面传输过程中不被黑客拦截。
       在今年高考中可以看到,我国对考生的个人信息安全已经越来越重视。另一方面,我国为了更好的完善互联网信息安全治理工作,2017年6月1日《网络安全法》也已正式施行。但从目前的网络环境来说,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如何保障,在某些靠倒卖个人信息获取黑色利益的不法分子的威胁下,看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高考前夕,一个“个性化高考准考证生成”的小应用在朋友圈被刷屏。在识别该应用提供的二维码后,即可进入生成界面,用户上传姓名以及照片就可以制作自己的“高考准可证”。
       可就是这么一个小应用,却引起多名网络安全专家的重视,因为类似应用很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来获取我们的个人信息。
       有分析认为,个人信息是个人的一项基本人身权利,但在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随时可能被黑客通过技术手段轻松获取,对我们的财产安全甚至是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在另一方面,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各个企业,也可能将我们的个人信息数据化作为企业资产,例如电商平台会分析我们背后的消费习惯,金融企业掌握我们的资本信息和潜在价值,许多公司将用户作为获得资本青睐的筹码。最近菜鸟和顺丰“互拔网线”一时为网上所热议,尽管双方都有强调信息安全,但是双方争论的焦点更多还是公司数据的争夺。
       其实网络时代的信息数据共享在不逾越道德底线和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有其基本原则。
       所以,在为高考的学子们祈求他们能考出成绩的同时,也该深思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如何发展才能更加的符合情理,人们在互联网生活中该持有怎样的安全意识。


THEEND